星期六, 6月 10, 2006

Butt?

老師監考時,除了防止學生「出貓」外,唯一的娛樂是留意學生是用左手或是用右手寫字,估下誰會最早睡覺等等。今天監考的收獲可不是這等無聊事,而是關於一個同學的姓氏。

當我度步至一位姓畢的同學時,發現了他的英文姓氏是BUTT。我簡直難以至信,甚至不相信自己的英語能力,問問同場同事們,以確實BUTT的意思。

我 首次接觸這個字是來自美國的流行卡道Beavis and Butthead. 當時並不知道這個字的意思(尤其是在香港的英語學習制度,我們會識photo-phosphorylation, 但不知道「頭皮」的英文串法)。後來一個番書仔回港,練得一口流利美式俚語,才在他身上懂甚麼是BUTT。

根據校內的澳籍老師、德籍交換 生及Oxford Advanced Learner's Dictionary所言,butt解作臀部只見於美式英語,英式英語只解作"thicker end of a tool or weapon", "short piece at the end of a cigar or cigarette that is left when it has been smoked"。

於是,我就有幾個問題尚「未解決」:
1. 當時的港英政府根據什麼準則翻譯中文姓氏?為什麼有些郭生的英文姓氏是Kwok,有些卻是Kok?又例如,印尼華僑移民是劉姓會被釋作Lauw等)
2. 當時的官員究竟是否知道Butt是另類含意?是反映了僵硬的官僚文化(其實,畢氏可釋作But,中大生物科教授畢培曦更屬此例?是官員英文水平差勁?還是,當時荷里活電影還未盛行,官員未被「污染」?

無論如何,這一個題目絕對可以反映荷里活電影帶動的文化全球化,明白為何澳籍老師和德籍交換生也明白Butt的意思。

中產與教會

上一堂的主日學中提到香港為教會是以中產人士為首。這與我個人的經驗是相近的。在社會學中,中產是一個很重要的研究對象,他們的興起是現代社會發展的必然。而中產作為理性力量,是民主化的重要力量。

提起中產,難免為他們下一個定義,不同論者有不同的定義,沒有所謂有絕對正確的硬定義,但按一般的理解,就是「白領」和「專業人士」。(詳情請參看呂大樂和王志錚的《香港中產階級處境觀察》)以這個定義和對香港更新運動出版的《廿一世紀教會牧養與挑戰 九九香港教會普查報告及回應》裡的資料一對,發現專業及輔助專業人士佔全港人口達二成,而教會裡卻佔近三成半,而這些人也是教會裡人數比例中最高的一群。證明李思敏傳道所言不虛!

在香港社會中,中產一向是隱形的,只管搵錢。但這迷思已經被2003年的七一打破,根據香港大學民意網站2003年七一遊行中,最多的職業組別是專業及半專業人員,佔總遊行人數四成。自始,香港中產的力量被受重視。

知道這些可有什麼啟示?大群的中產者對教會內部工作,例如傳福音、事奉等有什麼影響?會否使教會被中產壟斷,使教會對草根的寬容度降低?作為中產佔多的教會,會對社會產生什麼作用?(當然香港教會人數只佔整體人口的3%,不能與波蘭的情況相比。)

這些問題不知道是否有學者或牧者討論過呢?

晚飯+理想

記得我的小學成績表上的評語是:「沉默寡言,可造之材。」前半句是給我的,剩下的是給我爸媽。中三時老師給我的書籤評語是:「你是人群中的潤滑劑,有了你便有歡笑;但似乎欠了點性格。」看了前半句開心了半分鐘,後半句發愁了一整年。

所以我特別在意建立自己,在那樣的年紀,「沒有性格」簡直是災難!所以我吹頭梳番條界、講粗口、串人、聽d怪雞音樂等,無非是為了「有性格」。

但在這個奇幻之旅中,幸好給找到了喜愛:音樂。它實在影響我太多太多,從Beyond的崇尚自由和平,到Nirvana的無價值主義等等。它亦給我無限機會及野心。

今 晚我很是感動,有幸及與兩位黃同學共晉晚飯,期間無所不談(粗口除外!),也傾到理想的問題,我心裡多麼為你們焦急,渴望你們找到心中所望,有出頭的一 日!回家時聽著Caroline的"bicycle",全程閉上眼睛為你們、同學和我家老父祈禱…醒來已到了站,望望手錶已是十時了。

方景樂

新普選條件

昨天新聞報道十個打工仔,有三個認購中銀阿媽,破了什麼紀錄云云。我沒有認購,皆因「窮到辣隆」,二來亦有不少「勸世文」(例如2006.05.25的信報社論及港燦日記)具客觀分析及灼見。

但問題是有多少人是「理性」地認購,還是「非理性亢奮」,我不敢斷言,但有一點是肯定的,有為數不少的人是基於羊群心理。但羊群心理並不必然是壞事,反之,卻有助提高政治參與,港大民調指出,只有7%及17%的人單獨參與兩次七一遊行,大部份是人都是有伴在旁。

當然集體「非理性亢奮」的投資決定與集體政治參與或許是沾不上邊,但個人主義卻是集體政治參與的克星。可看看 Robert Putnam的"Bowling Alone"。

反正中央以穩定壓倒一切,窒礙民主政制發展,不如來一個「個人主義指數」,說明港人只顧自己,政治參與有幾低,公民社會中,來來去去都係個堆人,「個人主義指數」長期出現高危,不宜普選,任憑我的英明領導。

教師自殺

早已有人提出,每個人有社會賦予的角色 (Role Theory)。例如:作為一個二次大戰毒氣室的操作員,他會十分負責任地按著時間表按下毒氣開關制,把密室內的猶太人毒死,然後把手洗乾淨後,回到家裡,他會是一個好爸爸,與子女嘻戲…。於是,我們驚訝這樣的角色二分,罵他一個「表裡不一」。

  作為一名教書佬,在學校中的制度 (Institution) 包括所有建制、人物,以及社會的各階層 (sector and strata),包括曾蔭權、教統局、家長、姨媽姑爹、同學、同事,甚至自已會認為「教師」必然是一個道德高尚的人物。於是,教師出街不應「吉」魚蛋、行過雜誌檔要「合埋」雙眼、落街不應「踢拖鞋」等等,若教師們不懂角色二分,便出現壓力。我相信這類的道德壓力是自殺事件的元兇。

  所以,我鬥斗膽奉勸各位,不要對老師有過高的道德期望。老師也是平凡人,請接受「不羈」的教師,也喜愛睇娛樂板、行信和玩具店、吹下水、落bar飲啤酒睇波等等。

方景樂